2024年,滨州市供销合作社聚焦为农服务主责主业,以组织服务农民为主线,以服务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根本任务,加快构建综合化、规模化、可持续的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一是构建“1+6+N”农资仓配体系。
以股权为纽带,省市县三级供销社共同出资4500万元,组建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滨州公司,规划布局1个省级农资仓配基地,6个县域农资集配中心,N个村级农资服务社。其中,总投资6000万元的农资仓配(滨州)基地已落地滨城区,规划用地50.7亩,为全省5个大型农资仓配基地之一。引导推动全市系统农资流通企业市场化运营、规范化管理、标准化服务,做到品牌形象、仓储配送、质量标准、技术指导、价格体系、商品供应“六统一”,全市改造提升农资经营服务网点169个,累计销售农资12.5万吨,2家企业入列国家、省级农资保供重点企业。建立“基本功能+整合赋能”新模式,在提供土地托管、农资经营、农产品购销等基本服务基础上,整合银行保险、快递物流、电商运营等多种服务下沉至镇村网点,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。目前全市已打造示范型流通服务网点60个,建成县级集配中心6个、镇级综合服务站41个、村级综合服务社324个,提升2个县级应急保障中心,有效解决了便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
一是整镇域托管,引领粮食生产。
整合省、市、县(供销社)、镇(党委政府)、村(支部)五级力量,在无棣县佘家镇郭官庄村试点3000亩土地整镇域托管,建立“保底收益+盈余分红”分配机制,亩均成本可降低100元左右,粮食产量提高15%,村集体年增收50元/亩以上,农户在每亩保底收益800元基础上,还可二次分红100-400元。建立完善“供销搭台、银行授信、担保赋能”工作机制,与工商银行滨州分行、融资担保集团合作开发“滨州供销贷”“滨担数据贷”,争取意向授信额度7亿元。全市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累计到位10.4亿元,使用1545万元支持7个农业项目建设,相关做法获省供销社主要领导批示肯定。将滨供农服公司注册资本增资到3000万元,服务邹平市“1+5”经营模式示范推广,土地合作经营面积达到4.2万亩,年可助力村集体增收4000余万元,省供销社发文推广。
一是坚定不移攻坚招商引资。
争取中央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1290万元,数额位居全省第三。供创投资参与构建农资仓储配送体系,一期成功引入资金1000余万元。出台实施方案,对全系统7个县级社、98个基层社实行“一盘棋”管理,实现资产管理、网络运营、项目建设、人员调配等一体化运作,全市累计恢复重建基层社17家,改造提升薄弱社18家,问题合同整改到位率84%,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,“县基一体化”工作已列入市深改工作要点。聚焦为农服务、商贸流通、农资供应三大主业,深化3项制度改革。滨供农发创新“五级联动”打造整镇域全程托管试点,实现农民、村集体“双增收”。滨供农服新上日产100吨掺混肥生产线,年供应化肥10万吨。天河商场、益农商贸联合贵阳市、仁怀市供销社,推出“滨供”“社供”等酒水品牌。全市社有企业利润总额441万元,同比增长324%,跑出供销改革“加速度”。
鲁公网安备371602020007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