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:
当前位置:滨州市供销社网站 > 社情要闻 >
全国总社网站集中报道滨州供销系统工作成效
文章来源:  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01    点击数:1

      今年以来,全国总社网站多次集中报道滨州市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工作成效,涉及县域流通服务、农业社会化服务、基层组织建设、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开展情况。 

《“五级联动” 土地托管服务现场会召开》

      全市供销社上下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力攻坚,成效显著。2021年,市社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《关于以党建引领探索实施土地托管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创新提出“党支部+合作社+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”模式,探索总结出了在全省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“1+5”“支部联盟  社社联合”等经验。2022年以来,市社连续3年争取市级财政资金1800万元支持土地托管服务,供销社土地托管实现了较大层次的提升,服务能力达到164万亩、748万亩次,年均增长率10%以上。自2023年全市系统先后争取试点任务36.2万亩、试点资金3551万元,任务总量保持全省前列。

《畅通城乡“微循环” 激活共富新动能》

      滨州市供销社以抓流通、促发展为核心,聚力打造县、乡、村三级现代流通服务网络,有效破解农产品上行“最先一公里”和工业品下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通过强基固本,织密县域集配中心、乡镇服务站和村级综合服务社“一张网”,全市已建成6个县级综合集配中心、43个乡镇服务站和30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,实现服务触角直达基层。创新驱动,培育流通龙头,强化冷链物流建设,发展电商直播、数字营销等新业态,推动“供销+能源”“供销+电商”等多业态融合,上半年全系统线上销售额突破901万元。同时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设立新疆农产品专柜25个,2024年助销新疆农产品156吨。相关做法成效显著,获省社肯定并在全省系统内交流推广。

《从“人”出发 向“兴”而行,激发干部内生动力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》

《打造“四支队伍”赋能发展》

      滨州市供销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牢固树立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理念,以激发干部内生动力为抓手,推动系统上下在服务“三农”中展现新作为。通过“开放办社引能人”“专业团队强服务”等一系列举措,打造出一支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亲农民”的为农服务骨干队伍,涌现出以沾化区利国供销社主任侯志强、山东滨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冉等为代表的一批“土专家”“新农人”。

      坚持机制创新,出台《社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》,推行“市场化选聘、契约化管理、差异化薪酬”,激发企业活力;搭建“供销大讲堂”“争星夺旗”等学习平台,组织骨干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学习,拓宽视野、提升能力;推动“村社共建”,整合农田资源,开展全托管服务,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,带动农户稳定增收。同时,注重发挥年轻技术人才作用,大力推广水肥一体机、无人机飞防等现代农业技术,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。通过“老带新”导师制、田间实操培训等方式,加快年轻人才成长,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和科技动能。

《建强基层抓手 筑牢乡村服务前沿阵地

      邹平市供销社聚焦基层社改革与赋能,通过多项措施强化为农服务能力。目前全系统拥有17家基层社,其中15家为全国示范社。

      在强基固本方面,市社打造示范型综合服务站17处、服务社40处,改造提升超60%,并与40余个村推行“党建带社建、村社共建”,累计助村集体增收7500余万元。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基层社人员平均年龄下降至43.5岁,领导班子年轻化持续推进。

      服务创新上,依托17处为农服务中心开展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,年服务面积超60万亩次。积极发展农村电商,通过直播带货、社群营销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上行超4000万元,并设立线下展销专区拓宽本地农产品销路。此外,持续保障农资稳定供应,年供应化肥1万吨,并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15处,促进乡村绿色发展。

      邹平市社还实施“一社一策”分类指导,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00余万元支持基层改造,推动出台专项实施方案,优化政策环境,有效破解基层发展障碍。

滨州市供销合作社主办    地址:滨州市黄河五路338号滨州日报社11楼    联系电话:0543-3321720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2021046808号-1     技术支持:山东自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建议电脑屏幕分辨率大于1280x768    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进行浏览

鲁公网安备37160202000709